遠紅外線的醫療應用

2021-04-07
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復健科主任 杜育才醫師 / 紅外線的醫療應用紅外線治療已長期被復健科廣泛使用。
聲、光、冷、熱學等物理原理是復健科治療的基礎,紅外線治療是淺層熱療很重要的一種。

一般來說,急性受傷治療會使用冰療,慢性治療則使用熱療,像是浸泡溫泉、熱敷包都屬於熱療的一種。另外還有非接觸性熱療,藉由電磁波傳遞能量,依據波長分為微波、短波、紅外線等,波長不同穿透度就不同。紅外線是指波長介於770~1250nm的電池輻射,近紅外線(波長770~1500nm),對人體穿透度大約為5mm,遠紅外線(波長1500~12500nm)對人體穿透度大約為1mm。波長較小者穿透力較強,波長較長者,穿透度比較淺。



人體組織受傷後,為什麼紅外線治療會有所助益? 其實是因為表淺的血液循環增加也會促進改善深層血液循環,使深層組織也有治療效果。紅外線等熱療可減輕疼痛,提高神經閾值,另外一方面可增加血管的通透性、改善血液循環、增加新陳代謝,排除體內廢物,還能放鬆肌肉。熱敷後,更適合組織伸展,關節與組織因溫度提高而更加柔軟,讓伸展效果更好。就像是平常運動時,熱身完再進行主體訓練及訓練完再伸展會讓效果更好是同樣的概念。

紅外線利用輻射傳遞熱能,不須與身體直接接觸,可用於皮膚狀況不佳的部位。但是使用紅外線等淺層熱療,有一些情況必須注意,如:急性發炎、循環障礙、感染、水腫、流血、腫瘤、正在生長的疤痕、溫度感覺受損的區域、或是認知溝通障礙而無法表達感覺或不舒服的人。如果施加熱敷,要特別小心溫度與強度,避免燙傷。

操作紅外線,以垂直角度、距離40~60公分的方式照射患部,約二十分鐘即可,熱度越高時間越短。同樣是淺層熱療,紅外線比起熱敷包,更為均勻加熱,接觸面積較大。治療時正常的感覺為舒服微熱或中等程度的熱,太熱須立即調低強度或停止治療。常被運用在治療慢性痠痛及緊繃。

杜醫師小叮嚀,除了適度熱敷,要記得保持良好姿勢跟適度運動才是根本,再搭配充足的營養及規律的作息,可以增加免疫力,讓受傷疼痛的部位復原更快。

(本文轉載自媒體 生醫觀點)
TOP